工程結算是施工單位對工程項目自始至終的經濟活動,它不僅體現在工程竣工后的工程結算,而且貫穿于工程實施的整個過程。包括工程的投標階段、施工階段、工程驗收合格后的工程結算階段。施工單位工程結算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施丁過程中,由于工程量的變化,施工單位向業主對工程造價的追加和索賠,使得所施工項目的利潤最大化。
隨著工程項目管理的日益規范,建設單位對工程結算資料的要求更加嚴格、全面。為了提高工程項目的管理水平,使施工單位所承建的工程項目獲得好的經濟效益,在結算工程量的確認、施工單位各部門之間的協調統一就顯得尤為重要。
結算工程量的確認
1、計算標書工程量清單時應注意的幾點
工程量的變化是影響工程最終結算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如何獲得一個能夠得到業主認可的工程量是結算成敗的關鍵。這個“量”的確定不是簡單的由一個部門依靠預算員計算出來的,而是經過技術、商務、文控、采辦、機組等若干個部門由工程技術人員、商務人員、文控、采辦、機組人員共同合作而確定的,是這些部門、人員的高度協調統一的結果。
結算工程量的依據應由標書工程量清單、施工合同工程量清單、施工圖紙、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現場簽證及設計變更組成。這幾部分及它們之間的相關聯程度見圖。
現行的工程招投標一般以工程量清單的方式為標準。即招標方規定清單工程量不能改變,工程結算時對增減的工程量依據工程量清單中的單價進行計算。這就要求在編制投標文件時,在總價不變的前提下,各分項工程的單價組成要盡量合理。
由于種種原因致使業主在招標文件中的個別清單工程量不準,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較大的變化,針對這種現象,在投標過程中要認真閱讀、理解招標文件,詳細踏勘現場,提高預測能力。
1)、對在施工過程中實際工程量可能比清單工程量劇減的子目或可能分包的項目(如水土保護、土石方工程),其單價編制要合理偏低,以降低由于工程量的減少給施工方造成的損失。
2)、對于在施工過程中實際工程量可能比清單工程量劇增的子目,其單價編制可適當偏高,以獲得由于工程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潛在利潤。投標蘭州大罐基礎工程就是一個成功例子。當時通過仔細閱讀招標文件,并對施工現場進行了詳細勘查,發現該工程所在地是一片低洼大坑,按技術要求需要回填級配砂石墊層,而業主給的砂石墊層清單量很小。經與技術人員探討,認為施工過程中必須回填大量砂石墊層。因此在計算砂石墊層單價時套用了“人工級配砂石墊層”子目,同時將砂夾石、瀝青砂墊層的單價按成本價計算,使得投標總價不變。在工程結算時,只這一項就為該工程多創近幾十萬元的利潤。
2、準確、及時計算施工圖工程量
在施工過程中,標書、施工合同中的工程量清單是計算工程量的依據,是基礎。但由于種種原因,工程量清單中的工程量與施工圖工程量存在差異,因此項目部拿到圖紙后首先應依據圖紙計算出該工程的工程量,并與清單工程量對比,若有差異應及時上報業主。
3、及時編制簽證變更單
由于有些建設項目具有一次性、線長點多、施工周期長等特點,因此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經常發生許多不可預見的事件,使工程量發生變化。當出現實際工程量與清單、圖紙工程量不符時,就要及時簽證、變更。做到“隨做隨簽,一項一簽,一事一單”。由于現場簽證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并且監理、業主代表、設計代表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更換,或工程一完工就奔赴新的崗位,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只要發生工程量的變化就要及時編制簽證單,在第一時間內找監理、設計代表、業主代表及業主簽字認可。
4、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的編制
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的編制的原則應本著“既要技術上可行,又要經濟上合理”的原則,同時還應滿足業主的特殊要求。例如在澀寧蘭管線工程投標中,技術人員在做一條河流大開挖的方案時,由于考慮得過于保守(將施工工期按汛期,并按5O年一遇的洪峰考慮),預算人員按方案計算的造價偏高。雖然方案安全可行,但不經濟,最后只好推翻從來。
5、竣工資料的編制
竣工資料的數據是結算資料的主要數據,竣工資料內容必須完整,各種基礎數據必須閉合。例如:陜京三線輸氣管線工程結算數據完全以竣工資料的數據為準。由于前期編制的竣工資料,基礎數據不閉合,在不同的表格中數據不一樣,中線成果表、隱蔽工程記錄、焊接施工紀錄的數據不一致,結算時只好以結算數據為依據,從新編制竣工資料中的各組數據。而有些表格是需要監理和業主簽字的,重新簽字困難重重,給結算工作的順利進行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業主在審核工程結算時,除依據標書工程量清單、施工合同工程量清單、施工圖紙、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現場簽證及設計變更外,還要求物資供應(領料單、發票等)、文控的各類報表(日、周、月報等)、施工現場的各種基礎資料(施工日志、排版圖、隱蔽工程記錄、聲像資料等)以及監理日志的所有數據都要求一致。有時施工方提供的八組數據七組相同,只有一組數據少報或漏報,業主也會以少報的這組為結算依據。例如有一個工程,施工方案、簽證、施工日志、聲像資料及竣工資料的編制都很完善,但由于工程量與監理日志未統一,結果我方結算的工程量業主不予認可,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這就是各部門數據統一的必要性。若將各部門的數據統一,必須使各部門及人員之間有一個良好的協作關系。
1、文控部門的核心作用
文控人員是對外、對內、內部部門間文件傳輸、數據交換的紐帶。業主、監理及上級各部門對項目部的各類文件,必須經文控部門存檔后再轉發到各職能部門。各職能部門直接接到業主等部門的文件,必須先到文控部門存檔后方可執行。各職能部門上報業主、監理等部門的各類資料必須經文控部門存檔后方可上報。
項目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數據傳輸必須由文控部門完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各種資料的一致性。
2、機組管理是基礎
機組人員除每天承擔繁重的施工任務外,還要承擔施工日志、排版圖、隱蔽工程記錄等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所以項目部的技術人員應最大化的充實到機組管理上來,使這些基礎資料全面、及時、準確地記錄下來,并每天匯總到文控部門,成為其他部們共同使用的基礎資料。
3、物資供應部門的統一
物資供應部門的領料單、材料設備采購發票上所填寫的單價、數量、規格型號等都應與上報的結算資料一致。關于材料價格的一點說明。材料的價格應由材料的出廠價(采購價)+運費+裝卸費+采購保管費組成,所以在簽訂購銷合同時應盡量將上述費用由賣方承擔。
4、預算人員把關
預算人員應將得到的各基礎數據與清單、合同的數據核對,檢查各部門的基礎數據是否與結算數據一致,并從預算的角度協助技術人員編好簽證變更單。這是一項細致的工作,只有把這些工作做好,工程才有可能獲得更好得經濟效益。